2022年,全市主要河道两岸绿化率达到100%
近日,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洛阳市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我市将以黄河干流、四河三渠、百河百库、千塘千坝为重点,实施全市域水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努力实现“水清、岸绿、路畅、惠民”建设目标,推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全市域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和持续提升。
根据《方案》,我市将系统谋划实施“一四三,双百千,全覆盖”:一为黄河干流,四为以伊河、洛河、瀍河、涧河为代表的全市域河流,三为以中州渠、铁路防洪渠、大明渠为代表的全市域渠道;双百为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127条支流、大中小型水库165座;双千为1000个小微水体、1000座淤地坝;全覆盖为市域内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全覆盖,农村污水处理、面源污染防治全覆盖。规划实施各类项目457个,总投资943亿元。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安澜是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市将坚持“生态保护为先、确保安澜为底、统筹治理为要、传承文化为魂、高质量发展为本”,推动黄河洛阳段大保护大治理。
水是生命之源、发展之基。享受水生态滋润,更要不遗余力地保护水生态。我市将抓好“四河同治、三渠联动”成果巩固,及早发挥治理效益;抓好中小河流保护治理,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制订“一塘一策”“一点一策”整治方案,实现小微水体污水无直排、水面无垃圾、沿岸无违建、水质无黑臭的“四无”目标。
放眼河洛大地,一个个依水而建的河滩生态湿地,绿树繁茂、风光旖旎。自今年起,我市将抓好中心城区湿地保护和建设提升。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引领,提升已建7处湿地水平,规划新建9处湿地,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
《方案》还为水库保护治理、淤地坝综合保护治理、水资源利用等工作指明路径。
治水兴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俯瞰广袤的河洛大地,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2年,河道防洪能力全面提高,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河流水质全面改善,全市域干支流水质优良比例90%以上;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度由现状的65%提高到75%;沿岸生态环境全面提升,主要河道两岸绿化率达到100%;自然岸线得到有效保护,河道蓝线实现全面管控;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基本形成,总体实现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100%,中水利用率35%。
2025年,全市域干支流水质优良比例9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0%;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100%,中水利用率50%。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