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河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惠民”的目标,偃师区水利局高度重视河渠管理工作,以下好“四步棋”为主要抓手,扎实推动河渠建设管理走深走实。
一是下好组织保障“先手棋”。2022年以来,区水利局坚持把落实河长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来抓,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渠问题,截至目前,三级河长协调解决河渠突出问题126处。在三级河长制体系的基础上,今年又设立村级河道护河员96名,形成县乡村组四级河渠全覆盖河长组织架构。同时结合实际,及时完善细化河长巡查、河长制会议、信息报送共享等8项制度,印发了《偃师区河道护河员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督促护河员做好责任河段的护河工作,推进了河渠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
二是下好基础设施“提升棋”。2022年以来累计完成水利项目35个,完成投资超2亿元。其中“两清一护”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河道长度32.7公里,水毁工程修复完成4大类21项工程,伊洛河综合治理完成险工治理3处、涵闸建设3处,中州渠、涝洼渠完成渠道整治33公里,全面提升了偃师区防灾减灾能力。特别是在中州渠偃师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偃师区水利局克服工程占线长、历史遗留矛盾多、施工环境复杂、疫情交织等不利因素影响,团结协作、倒排工期、攻坚克难,完成投资1.6亿元,6月底实现了历史上中州渠偃师段21.9公里渠道首次全线通水,筑牢了城区北部汛期的“安全防线”,一举改变了往日“污水横流”的面貌,有效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
三是下好协同共治“联动棋”。为有效促进河渠“四乱”问题的整改,2022年,区水利局联合区纪委、检察院、公安局对河渠“四乱”问题开展了实地督导检查活动,组织“三长”联合巡河6次,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并且建立健全水行政主管部门网格化监管工作机制,印发偃师区总河长令第2号,持续开展非法采砂问题治理,加密日查夜巡频次,重点对问题易发区域、涉河工程及沿线河道内施工作业活动等加大监督巡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截至目前共查处河道违法采砂案件5起,打击震慑了非法采砂行为。
四是下好未雨绸缪“防范棋”。深刻吸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认真落实防汛工作“金标准”,3月份以来对伊洛河堤防、中州渠、涝洼渠全段等开展了不间断拉网式大检查,共组建巡检队伍5支,专业人员75人,出动无人机等巡检设备120台次,共普查整改防汛问题10大类48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投入资金400余万元补充了必备抢险物资,成立防汛抢险应急队伍6支73人和20人的汛情研判专家团队,确保险情时拉得出打得赢。同时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设置水法咨询台,发放涉水法规宣传资料1000余份,制作防溺水标识牌300余块,营造共治共享、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