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洛阳市发布第1号总河长令,决定在全市全面开展幸福河湖建设,持续改善河湖面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水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水韵美是美丽洛阳建设的点睛之笔。总河长令从建设岁岁安澜的平安河湖、充满活力的健康河湖、水质优良的美丽河湖、人水和谐的生态河湖、传承历史的文脉河湖、科学高效的智慧河湖等六个方面,明确了幸福河湖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岁岁安澜的平安河湖。坚持底线思维,加快补齐防洪短板弱项,完善工程措施及责任体系,结合“两清一护”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确保河势稳定、岸坡牢固、行洪通畅、工程体系良好。
●建设充满活力的健康河湖。坚持节水优先,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优化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互联互通、调丰补枯、多源保障、联合调配的水网格局。
●建设水质优良的美丽河湖。坚持源头治理,推进水岸综合治理,打好碧水保卫战,打造水清岸绿、宜居宜赏水环境,河段水质全年稳定达到Ⅳ类标准以上。
●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河湖。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对影响河湖生态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开展小流域示范创建,开展沿河生态绿化美化,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
●建设传承历史的文脉河湖。坚持文化引领,讲好“黄河故事”“河洛文化”“大运河文化”,活化利用水利工程,让河湖成为讲述中国历史、传播中华文化、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
●建设科学高效的智慧河湖。坚持创新驱动,提高依法治水管水能力,打造管护责任体系健全、河湖空间管控有序、信息化手段发挥作用明显的智慧河湖。
总河长令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扛起维护河湖生态健康的政治责任,把幸福河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湖长制的首要任务来抓;各级河长要把建设幸福河湖作为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的头号工程,大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经省政府和市政府确定为省级、市级幸福河湖的,将给予县(区)一定的项目投资倾斜。
据悉,为确保幸福河湖建设落地落实,洛阳市河长制办公室还配套出台了《洛阳市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及评分细则、方案编制大纲,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可量化、可操作的幸福河湖建设标准举措。
根据方案,幸福河湖建设范围为全市各级河长负责的河流、水库等,河流(河段)连续长度原则上不低于10公里,水库水面面积不少于0.5平方公里。遵照循序渐进,适度超前原则,每年创建成功1至2条(段)省级幸福河湖和5至10条(段)市级幸福河湖。至2025年,市级幸福河湖创建达标30条以上,打造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功能全面、美丽宜人的河湖集群,为全省河湖管理及河长制工作提供“洛阳样板”。
洛阳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洛阳市河湖长制从建立机制、责任到人、搭建四梁八柱的1.0版本,到重拳治乱、清除存量遏制增量、改善河湖面貌的2.0版本,目前进入到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本。下一步,洛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造福人民幸福河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推动河湖面貌全面提档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美丽洛阳建设增魅力、为重振洛阳辉煌添活力。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246号